中文 | English

Home > Articles > 隔代的艺术交流

隔代的艺术交流

Oct 2016 | 梁海彬

当我知道九年剧场打算邀请本地资深演员参与舞台演出时,我就开始在期待了。

作为九年剧场“演员组合计划”的演员之一,我见证了九年剧场三年来不断给观众呈现不同类型的经典剧。今年十月,九年剧场呈献台湾经典剧《红色的天空》,请来了八位本地资深演员同台演绎这个剧本,成了该剧最大的特点,同时也是对本地资深演员们最深情的礼赞。

而我的盼望和兴奋则是很个人式的 —— 因为“演员组合计划”的演员们也会和资深演员们一起同台演出,在如此难得的机缘之下,我很期待“两代同堂”究竟会擦出怎么样的艺术火花。

八位资深演员们齐聚一堂,小小的九年剧场排练室前所未有的热闹。他们身上具备的能量,以及他们对剧场的态度,都让人谦卑。印象深刻,第一次来到排练场时,我惊讶排练场外第一次出现那么多的鞋子,而且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好,让人看得很舒服。九年剧场也不是第一次招待过那么多人,只是我从未见过演员们主动把鞋子整齐地排列在门外。这虽然是小细节,但台湾“无垢舞蹈剧团”的林丽珍曾说过:“不要因为觉得人家看不到就不去照顾细节,秘密全都藏在细节里。”资深演员们对生活细节的注意,自然也表现在他们对艺术的态度——艺术不在象牙塔里,艺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。我在排练场的门外,还未排戏,就已经从前辈们的行为态度中,上了珍贵的一堂课。

导演谢燊杰要求我们组合计划的演员们:就算没有排我们的戏,也需要在排练场上。这让我想起三年前我在九年剧场参与《十二怒汉》的演出,当时我演绎一个小角色,主要负责后台工作。每天晚上,我都有机会坐在一旁观察十二位演员们的工作,观察导演如何帮演员们找调度、排戏、雕戏。我也有幸能够观察演员们如何从无到有地塑造他们的角色,看见角色慢慢在他们的身上成形…… 而如今我又有机会在排练场上观摩资深演员们的工作。

上个月,九年剧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题为“当年的天空”的照片集,里头都是资深演员们年轻时在舞台上演出的照片。我看着那些照片,照片是静止的,记录长长的时空河流中那珍贵的瞬间。当我凝视着照片中的他们,只能神驰。

当年的艺术景观很不一样,社会环境也很不同,他们对剧场的热忱和理念、态度和坚持,也和我们这一代的剧场工作者很不一样。从那时候起,我常常都在想,像我这一代的剧场工作者,看着“当年的天空”照片集,会有什么样的感受?是看到了“传承”,还是看到了不可逾越的时空上的“距离”?

尽管客观环境已经不同了,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语汇 —— 剧场的语汇。对剧场的情感、认知,对艺术的敬业、追求,都是连接两代演员们的力量。所以在排练场上,我想我们没有代沟。看着前辈们在舞台上诠释戏剧,感受着他们艺术功力的积累,我不仅感受到了剧场的历史,也感受到他们的人生历练。而这两者其实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舞台姿态了。

在《红》的舞台上,是两代的演员们同台演出;在幕后,其实是“三代同堂” —— 除了资深演员们、演员组合计划的年轻演员们(在资深演员们的面前,我们是年轻演员了)、还有真正的年轻人 —— 两位就读新加坡艺术学院(SOTA)的同学们来剧团做实习生,学习剧团的运作,观摩演员的工作。在排练场上,我们不难听到资深演员们以华语和方言沟通;组合计划的演员们以华语和英语沟通;实习生们则以英语沟通,华语并不是他们的强项。我们鲜少看到实习生们和资深演员们太多的交流,除了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,隔代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也是一道莫名的隔阂。

但某天,两位实习生乘大家在休息时,忽然大声朗诵起剧本人物的台词 —— 听多了,他们竟也说起华语来了!原来要掌握好一个语言原来不难,不外乎是“耳濡目染”四个字啊,大家都被这两个活宝逗乐了。

资深演员们对中文的敏感度是毋庸置疑的,当他们把台词的含义与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时,就充分展示了华语的“美”。掌握得好,任何语言都能够呈现一种美的意境,而我相信,正是这种美,让习惯说英语的实习生也禁不住念起了剧中的台词。

是的,语言可以很迷人,艺术的积累可以醉人。我记得2013年,在本地戏剧研究学者柯思仁副教授的《戏聚百年: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-2013》新书发布会上,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说:“……这次出版《戏聚百年》的工程因为有许多人的投入,让我们能将先辈的一些经历、智慧和记忆累积下来。有了这些记忆,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生长。”发布会过后,出席者一起拍大合照,有人说这张照片将来会有很高的纪念价值,因为华语戏剧第一百年后的照片里,聚集了当代老、中、青的剧场工作者们,很有意义。

我也希望到时在剧场里,《红》的三代同堂能够大合照;更希望所有看戏的朋友们,能够在剧场的此时(看戏的当下)和此地(剧场),一窥本地剧场的过去,参与现在,想像华语剧场的未来。

梁海彬
2016


Previous | Next